马院动态

马院动态

马院动态

当前您的位置: 本站首页 - 马院动态 - 正文

夯实制度的“四梁八柱”

时间:2019-01-08点击数:

悬衡而知平,设规而知圆。要建设好、管理好一个有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、8900多万名党员的执政党,必须不断丰富和深化党的制度建设。改革开放40年来,我们党对执政规律以及制度的理解不断深化,党的制度也在开拓创新中大阔步前进,更为系统完善、科学规范、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正在逐步确立,为推进党的建设注入了不竭动力。 

制度唯坚持发展,方彰其生命。我们党一向勇于刀刃向内、敢于自我革命,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,以制度破困境、提效能、聚资源,40年来,党的组织、干部、人才等各项制度建设齐头并进,由点及面,逐层深入,制度建设的严密性、科学性逐步增强,一系列痛点难点得以釜底抽薪,党的制度“四梁八柱”主体框架基本成形。这是一个鼓励改革创新的时代,也是新情况、新矛盾、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,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,勇于破除不适应时代需要的制度藩篱,以更加成熟和完善的制度筑牢党建基石。 

标本兼治,堵实“漏洞空白”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:“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,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,甚至会走向反面。”众所周知,一切制度皆因问题而生,虽然我们党的各项制度在逐步完善,但有的区域仍有不少空白和短板,部分党员干部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,基层一些具体的制度举措尚不够科学严谨,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适应的制度规范仍需进一步加强。“明者因时而变,知者随事而制”。党的制度建设必须坚持以问题导向,以好用为目的,谋远固本,改革创新,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完善,真正把制度的笼子扎紧、扎实。要深刻认识时代发展和形势任务,对准干部群众反映强烈、在实践中突出存在的问题,找准症结、开好药方、标本兼治,不断释放制度活力。

严字当头,谨防“缩水走样”。执行是制度的灵魂,“天下之事,不难于立法,而难于法之必行”。如果制度得不到执行或者执行疲软,再完善的制度也只是墙上画虎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是党的各项制度的执行主体,要坚持以上率下、层层推进,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,形成尊崇制度、遵守制度、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,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支部、每名党员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制度是硬约束不是橡皮筋”。必须坚持“严”字当头,坚决不留“暗门”,严防制度执行“缩水走样”或者“雨过地皮湿”,对于耍花样不执行制度、甚至破坏制度的,要动真碰硬、敢于亮剑,强化追责问责,防止制度成为“纸老虎”“稻草人”。

开门立制,杜绝“闭门造车”。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制度治党时指出,制度不在多,而在于精,在于务实管用,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;并强调,制定制度要广泛听取党员、干部意见,从而增加对制度的认同。对基层党组织来说,制度创新不能靠异想天开、“拍脑袋”决策,也不能闭门造车、自娱自乐,要增强制度的科学性,必须吃透上头、摸清下头,深入开展调查研究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,认真总结和推广基层创造的经验,让各项制度上承天线、下接地气,契合党建规律和工作实际,着力解决长久以来、积重难返的“老大难”问题,确保每项制度都立得住、行得通、管得了,才能真正做到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