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,精准把握“Z世代”大学生认知特点,探索网络时代思政教育的话语创新与内容供给路径,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于4月24日下午组织召开“解码‘Z世代’认知密码:网络时代思政课内容供给与话语创新”师生研讨会。会议由教研室主任郭金梅主持,教研室全体教师与学生代表共30余人共同参与研讨,通过趣味互动、主题研讨、小组共创等形式展开深入交流。

第一环节:热梗解码——从“网络语言”破译青年文化研讨会以轻松活泼的“网络热梗互猜”拉开序幕。教研室教师提前准备“显眼包”“电子榨菜”“尊嘟假嘟”等流行语便签,学生代表现场抽取并结合自身生活场景逐一解释含义与使用逻辑。学生的生动解读,让思政课教师直观感受到网络语言的创造力与传播力,也为思政课如何‘接网气’提供了新思路。
第二环节:认知画像——剖析“Z世代”的思维特质聚焦“Z世代”认知特点,师生从信息接收习惯、价值判断逻辑、表达偏好等维度展开讨论。通过大家共同的“开动脑洞”,总结出当代青年“碎片化信息接收”“强互动体验需求”“圈层化社交依赖”的三大特征,同时兼具解构权威与重建共识并存的双向思维。这对思政课教师既是挑战,更是创新契机。学生纷纷表示,他们渴望思政课既有理论深度,又能用‘同龄人语言’引发共鸣。
第三环节:创新工坊——共探思政课“出圈”方案在小组研讨环节,师生混编为四组,围绕“内容供给创新”“话语体系重构”“技术赋能路径”等议题开启“开脑洞”模式。师生从Z世代“刷屏”场景中反向推导教学逻辑,提出“理论金句卡点短视频”“热点事件辩论赛”“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历史场景”等十余项创意提案,其中“弹幕互动解构理论难点”“思政知识闯关游戏”等方案因“强网感、可落地”引发热议。最后,为固化研讨成果,师生齐读“网络思政创新行动倡议”,承诺争做网络时代思政教育星河中的共同绘卷人!
本次研讨会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“以学生为中心”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,未来将持续搭建师生对话平台,将网络文化元素有机融入课程设计,打造既有思想性又有“网感”的思政金课。